作者简介
王素,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、STEM教育研究中心主任、中国未来学校实验室主任。
我们现在探讨“走向智能时代的教育”,说明智能时代已经到来, 这样的时代对教育提出了很多新的挑战。这种挑战并不是说智能时代对教育一定要有怎样的影响, 它本质上的挑战在于智能时代使整个人类的社会关系、 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变革, 而这个变革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影响都十分巨大。
人与机器共存的时代
我们即将处于一个人与机器共存的时代。但今天人与机器共存还并不怎么好,因为机器本身应该是为人服务的,而现在的机器特别嘈杂,整个环境也并不友好。另外,我们可能处于一个非常不确定的智能时代,这种不确定性,对人会是一个挑战。
智能时代将来很可能是人与机器共舞的时代。但对于这种机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机器,每一个人都有非常多的设想。它可能是一个不像人的机器,例如图1是一个可以进行外科手术的小机器人;也可能是我们想象当中应该像人类的机器人(如图2),可以帮人们处理很多事情;或者从外表上更似人类(如图3);或者完全不像人,属于完全抽象状态,例如图4中蓝色部分是个机器人,它表明智能社会的大脑很有可能是互通互联的,而这种互通互联是通过数据来实现的,这也许并不是梦想,而是现实。在这样一个时代,我们也会面临非常多的挑战,这种挑战对我们自身的能力以及我们的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。
现在的我们处在信息非常发达的社会,但是我们所接受的信息可能会变得越来越窄。信息智能化之后,会根据我们的喜好给予相应的智能推送。渐渐地我们会发现,如果今天我们浏览新闻时无意间点了一个事故新闻,明天它还会继续推送事故类新闻;如果今天我们喜欢小猫,明天它就会继续推送小猫的相关信息,它在不自觉地把其他信息过滤掉。这个世界丰富多彩、非常多样,但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讲,如果看到的世界是由智能推送的系统过滤后的世界,我们所接受的信息只会越来越窄。所以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就是信息垄断、过滤泡沫和数据安全的问题。
未来如果工作都由机器去做了,我们人类需要干什么?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。电影《机器总动员》中有这样一个设想:将来人被机器人抚养着,给我们吃,给我们喝,给我们玩。那么,这样的时代是我们期待的吗?我们的教育又究竟应该做哪些事情,使我们未来的孩子能够更好地适应即将到来的智能时代?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就是:未来的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?如何去培养?我们当下到底应该怎么做?
工业革命带来的教育变化
历史发展这么多年以来,教育一直在发生变化。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,教育一直在规模上发生很大的变化。第四次工业革命,也就是今天大家所处的时代——信息时代以及即将到来的智能时代,最大的变化就是我们的培养目标发生了改变。所以智能时代对教育的影响有几个方面:第一,重新理解教育;第二,重新认识学习;第三,重新定义学校;第四,重构学习路径。
1重新理解教育
孔子时代的教育是培养“贤人”和“君子”,苏格拉底提出要培养“有智慧、有完善道德品质的人”,那时教育目标是以培养人为主。但是到了工业时代,需要培养的是专业化、标准化,还有知识和技能,所以教育目标越来越向工具化的方向发展。但今天我们面临着一个全新的、未知的、不确定的、充满巨大变化的世界,这个时候人应该与机器有什么区别?在机器能够代替人的时候,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能力?可以肯定的是,人类需要具有21世纪技能、关键能力、核心素养等。21世纪技能是本世纪初提出来的;关键能力是由中共中央办公厅2017年发布的《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》提出来的:中国的学生要培养四个关键能力,即认知能力、合作能力、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。从对关键能力的培养中可以发现,教育不再以知识为核心和价值,它应该是以能力为导向的。但今天我们的课程其实仍然是以知识为核心的,所以我们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。
2重新认识学习
在这个变